传承与创新,做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践行者 ——记“本草岗”良渚博物院研学之旅

传承与创新,做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践行者

——记“本草岗”良渚博物院研学之旅

922日,在院工会常务副主席陈晓明、工会副主席劳佳卿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喜悦与期待心情,走进了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的良渚博物院,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进行了一次探寻研学之旅。

良渚-1.jpg

走进良渚博物院第一展厅“水乡泽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橱窗里炭化稻谷与现代稻谷的对比,既找到了人类种植水稻的源头,也反映了几千年来人类驯化稻谷的成果。良渚文化的基石就是发达的稻作农业,稻米已成为当时的主要食物来源。其实,稻不仅是粮食,还是我们临床上常用的中药,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稻芽”就是一味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的消食药。

良渚-2.jpg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我们被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城规模所震撼,它曾被多位中国考古学泰斗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良渚王城有300多万平方米,还拥有631万平方米的外郭城,相当于8个故宫这么大。良渚外围的水利系统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拦洪水坝系统,影响范围约100平方公里。

良渚-3.jpg

第三展厅“玉魂国魄”,是良渚文化玉礼器的系统展示。玉文明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极富神秘色彩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的灵魂所在,体现了良渚先民共同尊奉的神祗和良渚社会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充满智慧的良渚先民创造出类型丰富、制作精美的玉器,令人叹为观止,以“玉琮、玉璧、玉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玉礼制度已达史前玉文化的顶峰。这些玉器不仅是装饰品,还体现了王权和神权拥有者对稀有资源的控制和垄断反映出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阶层人群的用玉制度和社会规范。

良渚-4.jpg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201976日,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这文明起源之地,我们感悟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加深了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认知,激发了文化自信与学习创新的热情。

良渚-5.jpg

良渚-6.jpg

中医药学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千百年来,为民族繁衍和历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鲜明的中国历史文化烙印。作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的践行者,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将继续秉持本草岗“扬中医文化,展巾帼英姿”的理念,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独立自主”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要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增强文化自觉和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中医药工作。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