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山医院肾病风湿科成立于2013年,为浙江省级重点专科、医院院级重点学科。科室现有医师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2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8名。有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1人。科室主要承担了肾病风湿科临床、科研及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大学院校本科生、硕士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现为国家临床推拿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顾问,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名誉主任,省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创新“有症必有因”的临证思维,“症因要相关”的诊断原则,“治因宜为先”的推拿“三原则”学术思想。擅长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性头痛、产后下腰痛、脊柱相关疾病、骨关节病及运动损伤的防治。主编出版各类教材、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获省政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6项。
国家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浙江省教学名师。
浙江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山医院原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原院长。浙江省卫生厅中医眩晕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和脑病重点专病研究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眩晕病重点病种研究协作组成员单位项目负责人。
主持完成国家973子项目、国家和省自然基金、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等多项科研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各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2项,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8部,发表百余篇论文,已指导并毕业的中外硕博研究生百余名。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40余年,曾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赴国外讲学和临床带教3年,被国外三家中医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和临床指导老师。临床擅长用多种中医药和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眩晕病及多种脑病和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面瘫、中风偏瘫、脑梗塞、脑萎缩、脑外伤后遗症、脑肿瘤及术后调理、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症、耳鸣耳聋,小儿脑瘫、弱智、多动症、抽动秽语症等。对颈肩腰腿和关节等各类痛证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同时治疗咳嗽、哮喘、鼻炎、咽喉炎,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男子前列腺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省级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全国颈肩腰腿痛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医骨伤分会名誉主任,浙江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华骨伤分会理事,浙江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医骨伤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骨伤教研室主任、脊柱病中心主任。不断吸取近、现代名医之长,并博取现代医学的理论及技术,形成自己的学术理论和思想,对骨伤科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脊柱病、关节病。特别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腰椎管狭窄症,椎体滑移,老年骨质疏松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等有独特的诊治经验,收效甚佳。
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从事推拿临床治疗工作近30年,擅长整骨推拿手法。善长运用推拿整骨手法颈性眩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相关性疾病、膝关节疾病,骨伤科、内科、妇科等相关疾病,对凝难杂症性疼痛及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有一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