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十四五高水平重点学科(针灸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十四五优势专科(老年病科)专科负责人,浙江省针灸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康复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日本脑部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数字诊疗及装备联合实验室中方副主任。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方剑乔名中医工作室继承人。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专委会、神志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浙江省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2010年11月1日。目前现有专科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心血管病博士2名,硕士6名,开放床位38张。本科室已开展多项无创检查和常规心血管介入诊疗项目(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各类射频消融术等),技术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配置有GE-DSA、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仪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央监护仪、QXG-左右心功能同步检测分析仪、四肢多谱勒检测仪、双相除颤仪、十二导心电图机、心室晚电位仪、心电向量图机等设备。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心血管病的疑难杂症以及危重急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如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产后诸症及内科各系统杂病如失眠、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的诊治;中医体质辨证;亚健康状态调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数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浙江省国医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大医精诚”优秀医生,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现为国家临床推拿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顾问,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名誉主任,省干部医疗保健专家组成员。创新“有症必有因”的临证思维,“症因要相关”的诊断原则,“治因宜为先”的推拿“三原则”学术思想。擅长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性头痛、产后下腰痛、脊柱相关疾病、骨关节病及运动损伤的防治。主编出版各类教材、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获省政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6项。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新西兰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擅长内科,特别是中医中药诊治消化系统的各种慢性胃炎及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样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脾肿大,以及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和肿瘤等病症;亚健康与抗衰老的膏方与综合调理等有独到之处,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