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消化临床工作20余年,师从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主任委员季峰教授。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消化心身联盟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内痔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消化道疑难病症,重危急症的诊断及处理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硕士,消化病学学科带头人,“十三五”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心身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浙江省医师协会内科分会、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浙江省康复医学学会消化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消化病学术中心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多家科研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对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消化系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GERD、慢性肝病、胆囊炎、胆结石、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胃轻瘫等有深入研究。精通内镜诊断及多种内镜下治疗技术。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一项及多项厅局级课题研究工作。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核心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为卫生部和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岐黄学者、全国和浙江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专家、浙江省国医名师、浙江省名中医。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负责人,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针灸推拿学)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针灸推拿学)负责人。在国内较早提出慢性痛的“瘀虚交错”理念,率先提出针灸临床三维诊治体系,总结电针镇痛参数和穴位选择规律。在针灸镇痛、针药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调理方面有较高造诣。擅长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顽固性面瘫、颈椎病、肩周炎、肩痛、中风后遗症、风湿病、失眠、焦虑、抑郁和内科、妇科杂病。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0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杭州市六医院、浙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工作;曾任杭州市六医院危重感染病科主任、重症肝病科主任和人工肝治疗中心主任,浙一医院危重感染病监护病房(ICU)医疗组长,浙江省中医院医疗副院长,杭州市重型肝炎治疗重点专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感染性疾病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曾被评为杭州市十佳临床医生,入选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二层次。现学术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及寄生虫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带病及寄生虫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委员。
姚宇玫,女,1987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博士,心内科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痰瘀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栓学组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心脏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医学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上海瑞金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
科室副主任、教学主任,康复治疗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康复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学生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高校工作组委员;浙江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神经与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委员会委员。医院首批“521”人才引培工程入选名单。
康复评定与治疗中心以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为主要特色优势,针对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老年病、产后、烧伤、肿瘤、疼痛等病症,开展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假肢矫形辅具等现代康复手段和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成员4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2人。中心拥有门诊及住院共1000平方康复评定与治疗区,设施齐全,配备有 ISOMOVE 等速肌力训练仪、康复机器人、天轨康复训练系统、意大利PK252平衡测试与训练系统、经颅磁刺激、盆底磁刺激治疗仪等先进康复设备。 中心始终坚持“积极康复、重塑健康、回归家庭、幸福生活”的康复服务理念,采用多学科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康复诊疗技术和方案,助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