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日常生活中铁摄取量不足或肠胃吸收不良,致使体内缺少铁质,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或由于反复失血以及严重的肠寄生虫病等所引起的贫血。微量元素分析仪血检就可以检测出人体铁含量。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及低热等症状。
据研究调查发现,女性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这么喜欢女性呢?
女性进食量普遍比男性少,但铁的需要量却比男性多,故易缺铁。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发布的参考摄入量(DRIs),成年女性每天推荐摄入2100kcal能量(男性为2400kcal)和20mg铁(男性为15mg)。女性推荐摄入能量较男性少(食量较少),但铁的推荐摄入量却较男性多。这一矛盾较难解决,即在吃的食物较少的情况下摄入较多的铁是比较困难的。
女性会因怀孕、哺乳等生理过程把自身内的铁储备奉献给孩子,如果没有及时得以补充,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女性激素没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男性激素(雄激素,如睾酮)有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而女性激素(雌激素,如雌三醇)则没有这种作用。故而女性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普遍低于男性,更易发生贫血。
女人因生理的特殊原因,每月经期出血、生育时大量出血、宫外孕出血、人流手术出血等,都会直接导致体内的铁元素和血液流失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
女性食谱中肉类普遍比男性少,故易缺铁。肉类,特别是红肉(瘦肉、牛羊肉、动物肝脏和血液)是铁的最好来源,其铁含量多吸收率高,又不易被干扰,是铁营养的最好保证。然而,实际生活中,与男性相比,女性常常摄入较少的红肉。
城市女性劳动强度低,体力活动少,运动量不足,心肺功能缺乏锻炼,影响了身体利用氧的能力。当血红蛋白下降时,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