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疾病
第一节外科急性感染
一、概论
1.治疗目的 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或局限化,防止感染扩散或转为慢性。
2.治疗原则 ①早期治疗:使组织炎症发展而逆转;②综合治疗:配合药物、手术治疗;③合理选择物理因子: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阶段,选择、调整物理治疗方法和剂量;④保持伤口清洁。
3.选择物理治疗的原则
(1)依病理过程确定:①早期浸润阶段:选用无热量的物理因子,阻止炎症发展而逆转、完全吸收和消散。如紫外线、无热量短波、超短波或微波等,2次/日。②化脓坏死阶段: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选用温热作用较强的物理因子或紫外线红斑量照射洽疗,增加组织耗氧,促使组织坏死,加速脓肿成熟。如温热量短波、超短波或微波,红外线等,1次/日。③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选用温热作用较强的物理因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改善组织营养和提高免疫功能的物理治疗。微热量短波、超短波、微波、红外线、激光、弱红斑量紫外线等,配合有氧运动。④溃疡、窦道、瘘管形成: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彻底清除病灶内的不良肉芽和纤维组织后,根据吸收、修复和慢性迁延阶段选择物理治疗。
(2)感染的部位:①浅部感染:选择紫外线、辐射热和传导热的物理因子,如红外线激光、微波或毫米波等。②深部感染:以内生热为主的物理因子,如短波超短波、微波和毫米波等。
二、疖
1.提高免疫功能 ①紫外线疗法:全身法,亚红斑量;②日光浴;③温水浴、矿泉浴或盐水浴;④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车等。
2.消炎、抗感染、促进吸收和愈合 ①短波、超短波或微波疗法:无热量10~15分钟,2次/日②HeNe激光疗法:适用面部范围较小的疖。③紫外线疗法:局部照射,早期红斑量;形成脓肿不可逆转,用中心重叠照射法,病灶强红斑量;脓已排出的疖用红斑量。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
三、痈
1.早期浸润期 ①紫外线疗法:患部中心重叠照射法,病灶局部红斑或强红斑量,周边用弱红斑或红斑量。病灶切开引流后,为促病灶肉芽生长,用弱红斑或亚红斑量。②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患部无热量或微热量,与紫外线配合疗效更好。③微波疗法:患部无热量或微热量④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
2.吸收修复期 ①红外线疗法;②微波疗法:微热或温热量;③磁疗法
四、蜂窝织炎
1.早期浸润期 ①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患部无热量或微热量。②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③紫外线疗法:中心重叠照射法或局部照射。④运动疗法:适用于肢体蜂窝织炎,抬高患肢,踝泵运动以减轻肿胀
2.吸收修复或慢性期 ①红外线疗法;②蜡疗法;③微波疗法:微热或温热量;④磁疗法;⑤正压顺序循环疗法:促进静脉回流。
五、丹毒
1.早期炎性浸润期 ①紫外线疗法:局部照射,首次剂量足够,越早越好。②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早期患部无热量,2次/日。③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④运动疗法:适用于肢体感染,抬高患肢,踝泵运动以减轻肿胀。
2.吸收修复期 ①红外线疗法;②微波疗法:微热或温热量;③磁磁疗法;④蜡疗法;⑤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六、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早期炎性浸润期 ①紫外线疗法:局部照射,应包括病灶近端的正常皮肤,以阻断炎症蔓延。②短波或超短波疗法:早期患部无热量。③直流电药物导人疗法:抗生素离子导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