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最近老觉得上腹难受,吃东西没胃口,他担心自己胃溃疡的老毛病又犯了,就来到消化内科就诊。李大爷在药房取药后,回忆医生说吉法酯片是保护胃黏膜的,要饭后服用,而他曾吃过硫糖铝混悬液,也是保护胃黏膜的,那个药却是饭前吃。为什么同样疗效的药物,服药时间会有差别呢?到底怎么服用既不伤胃,疗效又好呢?带着这些疑问,李大爷来到用药咨询中心,寻求药师的解答。
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不会伤胃
其实李大爷的这些困惑,很多“老胃病”的患者都会有。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肯定是不会伤胃的,这类药物的服用时间主要和药物起效的机制有关。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表面有天然的保护层,由胃黏膜自身分泌的黏液和碱性物质组成。这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在消化食物的同时,不会伤害到胃黏膜。而幽门螺杆菌、药物、酒精等诸多因素会导致胃黏膜分泌黏液的功能被削弱,进而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突破保护层,损伤胃黏膜,出现炎症、糜烂甚至溃疡。
为了促进胃黏膜和保护层的修复,医药专家研发了多种胃黏膜保护类药物。目前,胃黏膜保护药是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辅助治疗用药。
工作原理不同
饭前还是饭后吃别搞错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胃黏膜保护药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药物 起效需要胃酸参与,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含有铝、铋金属离子),应在饭前空腹服用,药物粉末或颗粒与胃酸和胃液混合,形成药物保护层盖在原有的天然保护层上面,这个起效过程可以形象地比作用面粉加适量水形成面饼。
胃黏膜在药物保护层下,避免胃酸、胃蛋白酶和食物的刺激,有利于自身修复。而饭后服药会导致药物与食物混在一起,不能很好地形成保护层,不利于药效的发挥。
另一类药物起效不需要胃酸参与,如吉法酯、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药物在消化道吸收后转运到胃黏膜,通过增强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天然保护层的恢复。
饭前或饭后服药对这一类药物的吸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吉法酯和替普瑞酮饭后服用吸收会更好,因此建议这两个药物于饭后半小时服用;瑞巴派特饭后服用吸收会延迟,因此建议早、晚餐前和睡前服用。为了维持药物持续起效,这一类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服用3次。
含有铝和铋
这类胃黏膜保护药使用需注意
目前针对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为其修复创造条件。而抑制胃酸分泌会影响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药物起效,因此依赖胃酸起效的这一类胃黏膜保护药在临床上应用有减少的趋势。
不过它们各自的药物特性使其应用于特定的疾病治疗。硫糖铝增强胃黏膜屏障的同时可结合胆汁中的胆酸,从而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害;枸橼酸铋钾等铋剂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与抑酸剂、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
值得一提的是,含有铝和铋的胃黏膜保护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几点:
①含有铝和铋的药物不可长期服用,通常不超过8周;
②铝和铋离子会被少量吸收进入体内,肾功能受损时有可能造成蓄积中毒,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③铝和铋离子可能和其他药物结合,影响其他药物(如四环素)的吸收,需要联用时应与其他药物间隔至少2小时;
④含铝的药物可造成便秘,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尽量不要使用;含铋的药物会使大便变成黑褐色,为正常现象,停药2-3天后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