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一)针刺镇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针灸镇痛的实验研究

      运用神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手段,开展针灸治疗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代表的疼痛与免疫紊乱相兼疾病的研究,探讨针灸镇痛与免疫调节的双重性、相关性,从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阐述其作用机制。并着重对电针抗炎镇痛作用进行机理研究,系国内少有的研究镇痛与免疫调节相关学科之一,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电针对环氧合酶-2干预及其与NF-KB活化转录的相关研究”和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课题各一项。学科点该研究方向在国内同领域处领先地位。

2.针灸镇痛的临床研究

( 1)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利用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方法、突出腧穴特异性,开展针灸新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承担部级课题 3项,重点开展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电针肩髃穴、电针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研究。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并向社会公开发行相应光盘,将促进针灸疗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2)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分别采用当归内关穴注射和邻痛点缠针震颤手法治疗偏头痛,系统观察对偏头痛、相关伴随症状、脑血流变化及 5-HT含量的影响,获省部级课题二项。本研究方向系统探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可行性、诊治规范及治疗机理,并获部级课题1项,整体研究水平居国内先进

( 3)隔药饼灸治疗痛经的研究

      开展任脉经穴隔药饼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主导致痛经的治疗,在采用标准化、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观察隔药饼灸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移植、前列环素、血栓素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等的影响,相关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针灸调节脑功能障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1. 针灸调节脑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主要开展针灸治疗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至今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自然基金项目资助各二项,厅级项目资助四项。 有关研究已获得较多成果,相关研究揭示了电针刺激是治疗脑缺血的有效方法,同时发现针刺和药物合用治疗脑缺血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并 从新的、较深的层次 揭示了电针治疗脑缺血的机理,发现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由脑缺血引起的 NMDA受体亚单位数量增多而达到治疗目的。该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且对临床推广开展电针和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指导作用。该成果获得2004年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创新一等奖和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与了“ 督脉经穴石杉碱甲透皮控释给药改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研究”,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 200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这一研究方向有省部级课题和厅级课题各两项。这一方向的科研课题研究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临床广泛开展针灸治疗脑功能障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验证了疗效,开拓了新疗法,新思路,有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居于省内领先,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2.针灸调节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自 1989 年起,应用多种中医传统疗法开展对脑功能障碍的针灸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浙江省内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临床中擅长使用头皮针疗法,主要治疗小儿弱智、脑瘫、多动症、抽动症、中风后遗症、痴呆等。已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和厅局级临床研究课题,并获得2002年和2004年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参与了有关头皮针疗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和厅级课题一项(均排名第二),都已通过了课题鉴定。同时积极研究传统耳尖放血疗法对脑血管病的影响,2000年该疗法的研究被列入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全国百项中医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 ” 项目,并给予较大的课题资助。通过前后三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该疗法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研究成果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临床规范文本资料的会议鉴定和多媒体演示光盘的技术鉴定,已列入全国推广项目。在附属针灸推拿医院,开设有针灸治疗中风、抑郁症、失眠、眩晕等专科门诊和住院病房,该方向的临床研究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三)推拿治疗脊柱骨关节病的研究

      推拿治疗脊柱及骨关节病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省级名中医。该研究方向承担有一系列的研究课题,被列浙江省中医药推拿学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颈椎病推拿重点学科、浙江省中医药骨质疏松重点专科等。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如 MRI、CT、3D-CAT、TCD、肌电图、脑电图等检测手段,研究脊柱及骨关节病的发病规律及机理,寻求新的诊断方法与标准。在推拿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病及强直性脊柱炎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已获得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厅级科技创新奖三项。

1. 推拿防治脊柱病的研究

      在颈椎病研究方面,着重观察研究推拿手法对椎-基底动脉缺血型颈椎病(颈性眩晕)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度的影响;风池穴不同作用力方向对椎动脉供血、偏头痛及耳鸣重听的影响的研究;缺盆穴推拿手法对脑供血的影响研究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方面,着重观察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扳法推拿治疗研究、硬膜外麻醉下大推拿手法治疗研究,以及手法结合中药及外治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2. 推拿治疗骨关节 病的手法学研究

      脊柱及相关疾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形式为疼痛、瘀肿、运动功能障碍三大症。本研究方向以中医推拿为主,针对三大症状的作用机理、诊断方法用新的思路进行研究,建立了规范的诊疗标准,深化了手法量化研究,如在手法作用点(穴)、作用力及作用力方向对三大症状的影响;手法介入时间与作用时效的相关性等研究。并就手法对疼痛、瘀肿、运动障碍三大症状的作用机理及脊柱相关疾病的简便有效的手法探索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对手法与外用制剂并用的疗法和作用机理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

3. 推拿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骨质疏松症在世界常见病的发病率已经跃居第 7位。我院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先进的定量骨超声及骨代谢生化检测技术,采用多靶点治疗、西药等方法防治骨质疏松症,建立了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和骨生物力学等先进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该研究方向于2001年列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04年已验收通过,并承担多次国家、省厅级科研课题5项。已获得省教育厅、省卫生厅三等奖各5项。已开发出院内制剂“益骨汤”治疗骨质疏松症,获得较好疗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970-01-01

最新动态